一年一度的"双节"已经过去,虽然没有亲人的团聚,没有国内土豪们的八天小长假,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我过得很开心、很快乐,因为有项目部"大家庭"这么多"家人"的陪伴,这将是我终生难忘的第一个海外"双节"。
且说"双节"第一节--国庆节
十月一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一带一路"战略日益红火,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才使得我们企业可以在海外扎根;正是有了祖国这个"大家"的富强,才有了我们各自"小家"的温暖。尽管"身在异乡为异客","十一"没有假期,但"厉害了,我的国",让每个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有着很强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国庆节当天,为感谢印尼籍员工辛勤的付出,项目部精心准备了丰厚的慰问品送到每位员工的手中,让他们共同感受我们祖国国庆的欢乐氛围。"爸妈,我们在印尼挺好的!"虽是简短的一段话,却道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和亲人的心声。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们,有着更为浓重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新海外",作为活动的策划人和参与人之一,我深深感受到变化的是祖国的日益强盛,而不变的则是我对"家"的牵挂。
慰问结束后,到了令人激动的"重走万隆路,重温万隆精神。"参观亚非会议纪念馆活动环节。印度尼西亚万隆市中心的亚非大道上,一座乳白色的三层建筑显得格外美丽静穆。62年前,第一次亚非会议在这里举行,这座小楼也因此名扬四海。
走进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的展览厅,迎面可见按当时会议实景陈设的主席台。会议发起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锡兰(斯里兰卡)领导人蜡像神情肃穆,身后竖立着29个参会国家的国旗。展厅中集中悬挂着29块以与会29国文字刻写而成的"万隆十项原则"玻璃匾。展厅另一侧陈列着亚非会议的相关文物,历史的痕迹清晰可见。文物对面,展板的历史资料详尽地介绍了亚非会议的由来、筹备和召开情况,其中两幅巨照格外吸引眼球。
其一是周恩来总理接受华人少年梁思谋献花的照片。参观至今虽然时隔一周,但周总理那慈祥的笑容,仍留在我的记忆里。
第二张是"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的残骸图片。"当时,美蒋特务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事件,暗害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搭载工作人员和中外记者的飞机从香港飞往雅加达途中爆炸失事,11人遇难。我们必须铭记万隆精神的来之不易与和平共处的重要性。"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刘阳语调低沉地说。
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与万隆精神不谋而合,也给万隆精神带来新的希望。因此,重新发扬万隆精神,以亚非合作为基础,带动和促进世界各国遵循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等万隆会议所提倡的基本原则,无疑将会推动"一带一路"构想及早实现,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尽快建立。
再说"双节"第二节--中秋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说的真不错,我们这些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体会更深更浓,项目上的领导为了缓解我们的思乡之情,不仅准备了丰盛的中秋"家宴",还有猜灯谜游戏、纸牌掼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刘阳亲自带领我和综合办小伙们到超市采购了大红灯笼、月饼、水果和点心等。
4日下午,看到厨师和帮厨忙碌的身影,我和小伙伴们就悄悄过去给他们打下手。看着大厨不停地舞动着勺子,一会功夫香喷喷的菜肴就出锅了,看得我口水直流,忍不住也露了一手"酸菜牛肉"。厨师在项目上也算是特殊工种,大家休息的时候他们依然忙碌,大家过节的时候他们更加忙碌,所以在心里向我们的厨师致敬。傍晚时分,工地上的员工结束了忙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时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原本没有人特别注意的走廊,今天悬挂着很多大红灯笼;原本仿佛自助餐般的按需打饭方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的水果、各色月饼和各种点心,就连平常难得一见的国产白酒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红酒、啤酒、饮料也已经摆放整齐。晚上6点,菜已经上桌,大家在等着厨师一到,中秋团圆"家宴"也就开始了。在月光、星光、灯光、烛光的映照下,我们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共同举杯,庆祝这一年一度的佳节。席间,"说说你的心里话"活动环节,大家简单的发言把家宴推向了高潮,浓浓的情意让我看到了这个大家庭未来有更大的希望。在过节的时候吃上自己亲手烧的美食,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夜幕降临了,火红的灯笼把大家的脸都映红了,大家围着谜面专心地思考着谜底,欢快地交流讨论着。你猜我猜,嬉笑言开,活动现场无不洋溢着热烈喜庆的气氛!
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月圆人团圆的节日里,非常感谢我们的领导,给大家安排这么多的节目,让我们这些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少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欢笑,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目大家庭的浓浓亲情。
作者:李利 责任编辑:唐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