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17

2011-10

中国中铁报:巢湖边有座“绿色”梁场——中铁四局合福铁路长临河制梁场环保工作侧记

新闻来源:中国中铁报浏览次数:日期:2011-10-17

中国四大淡水湖“巢湖”既是周边几万亩良田的灌溉水源,又是安徽省合肥市近百万居民的“大水缸”,它的水质及周边环境保护成为附近老百姓关注的热点。2010年5月,合福铁路一座大型制梁场决定在巢湖边上的长临河镇落户后,当地的村民们感到很纠结——因为以往施工工地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尘灰漫天、污水横流。可是,当2010年12月这座按照绿色环保新理念建设的新型铁路制梁场建成投产后,却让他们最终放下了心。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它来一探究竟。

梁场流出了清粼粼的水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巢湖每天向合肥市供水几十万立方米,作为合肥人的 “母亲湖”,它整个水系的环保状况直接关系到合肥市百万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沿湖水系都是合肥市水资源重点监控区域。而和巢湖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的中铁四局一公司合福铁路长临河制梁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如果不进行科学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于是,制梁场在建点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牢固树立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的理念,将梁场内污水划分为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分别进行处理。污水分别进行处理。

梁场生活污水包括生活办公区的洗漱水、做饭烧菜的油水。特点是污水量相对较少,污水中含油脂较多,对环境污染小。于是项目部聘请了专业的环保回收公司对生活污水中的油脂进行定点回收,确保处理后生活污水达到国家的排污标准。

梁场工业污水则由洗沙、洗石的污水,搅拌站清洗主机及罐车的污水,冲洗场地的污水、混凝土养护废水组成。特点是污水量相对较大,污泥及固体沉淀物多,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巨大。对此,梁场建立了科学的平流式沉淀池,利用固体污染物比重大,会自行沉淀的原理,把污水“喝”到沉淀池内,在进水槽、溢流堰、穿孔整流墙、污泥斗、挡流板、堰流板经过多次沉淀“消化”后,完成污物沉淀分离,排出清水到集水槽。梁场试验室再对集水槽内水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符合混凝土养护用水指标,则由水泵抽至中心沉淀塔进行最后的沉淀处理,用于混凝土养护及场地清洗,实现工业污水的循环使用。通过以上方法梁场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自从2010年12月1日生产第一片梁到现在,离梁场一墙之隔的长临河镇青阳村村民罗云看到梁场的排水口流出的都是清粼粼的水。 

梁场用上了“绿色”能源

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绿色能源方兴未艾。太阳能具有永不枯竭、清洁卫生的特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环保能源。合福铁路长临河制梁场也紧跟“时尚”,在梁场粗、细混凝土骨料仓屋顶放置了太阳能加热设备。这套设备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相当于1.5个篮球场大,由90余块长3.2米、宽1.9米的太阳能板,共1200根太阳能管组成。通过这些太阳能管来吸收热量,使砂石等粗、细混凝土骨料温度可控制在最佳范围内。还可用太阳能加热生产用水,传导至梁场锅炉房,缩短二次加热时间,快速为箱梁蒸养的升温、恒温提供蒸汽;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温度不能低于5度,加热后的水可传导至梁场拌合站作为拌合用水。太阳能的运用不仅大大提高梁场生产效率,还减少了锅炉的使用频率和煤的使用量,降低了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梁场场长胡柱奎对使用了太阳能这个绿色能源后的好处是颇有感触,他掰开指头算起了账:以往我们在其他工地上锅炉24小时不停转,尘灰污染对环境还是有些影响,大风天里,干部员工有时鼻子、嘴里都有灰,而这些尘灰有时还随风飘落到附近的老百姓家中、田里,也是让他们怨声载道。而现在使用太阳能,生产每片箱梁我们梁场都可比以往节能大约600公斤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吨。再通过在场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使得场内的空气质量较好,干部员工不再是满面尘灰,施工粉尘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小,附近的老百姓也不像在以往的工地上那样三天两头来找我们了,真是一举两得。

如今,中铁四局合福铁路长临河制梁场已经生产箱梁50余片,还以91.9分的高分顺利拿到了国家工业产品许可证。在认证过程中,梁场党工委书记俞浩峰向铁道部专家组成员自豪地介绍:我们这座绿色梁场污水和粉尘两个环保施工的“大敌”都已基本解决,让巢湖的水更清、天更蓝,这里面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呢。

(文良诚)
                                     

作者:谢延庆    责任编辑: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