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
新闻来源:纪委浏览次数:日期:2015-02-0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纪委委员123人。选举刘金国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讲话。对纪检监察系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部署。整个会议用时一天,报告通篇只有5200余字,这体现了中纪委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更高效举措落实中央全会的实际行动,也体现了中央纪委在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在改进作风方面进入一个新常态。
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纪检监察系统落实全会精神进行部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会议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受到党章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必须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另一句话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全会报告体现出形势严峻,语气严厉,态度严肃,要求严格,行文严谨等特点。既指出了腐败形势的严峻复杂,也彰显了反腐败的坚定决心,既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又体现了毫不手软地解决“灯下黑”的决心。
首先,全会指出,党的奋斗目标越宏伟、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严字当头、从严治党。必须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严的措施管住干部,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国家长治久安。
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这与中央四次全会依法治国的决策是相吻合的。
其次,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特别强调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报告用了两个“决不允许”体现语气严厉,即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用了两个“坚决”体现态度严肃,即坚决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第三、打铁还需自身硬。对纪检监察干部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化自身监督,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政治定力,面对周永康、徐才厚、苏荣等几个国级大老虎落马,面对人民群众的期待,体现了自信的政治定力。主要表现出反“四风”和查办案件的决心力度不仅没有减轻,而且传递出更大决心、更强信心的信号,并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报告指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层面,“不能”、“不想”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防止反弹任务艰巨。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一旦出现反弹,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要始终保持冷静清醒,坚定信心和决心”。
报告还指出,党中央横下一条心,一定要遏制住腐败蔓延势头。“横下一条心”的说法令人震撼,除了传递出信心决心外,还告诉人们,中央反腐败的既定方针是不变的。
报告指出在如此高压态势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塌方式腐败”,令人触目惊心!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保持了抓铁有痕迹、踏石留印的定力。
报告对十八大以来,党在反“四风”和查办案件高压态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出了答案,指明了方向,为下步工作谋了局开了篇。
提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
针对反“四风”出现的“为官不为”现象,报告指出“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这从思想上对“为官不为”者提出了教育的理论依据,为下一步整治“为官不为”提供了思想基础。
提出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现。
指出“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任重要岗位且有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重要环节。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做党纪国法的宣传者、倡导者、守护者,还要做好党纪国法执行者、践行者,用法治理念指导执纪问责,养成依纪依法文明执纪的习惯。
纪检监察工作千头万绪,要把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融入各项工作之中,抓好贯彻落实,用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强的工作能力,更高的工作质效,争创一流业绩。
纪检监察是保持党的执政公信力的最后防线,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持之以恒抓好自身建设。
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持续营造新常态。另一方面体现在“常态化”,就是无时限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直至习惯成自然。就是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决不允许有回潮的可能。
要必须把落实“两个责任”牢牢抓在手上。“两个责任”是履行党章赋予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两个责任”牢牢抓在手上,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要必须突出案件风险防范这条主线。安全是最大的工作业绩,其它工作再好,出了案件一切都是零。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做好教育管理、风险排查、制度建设、监督检查等工作,时刻绷紧案件风险防范这根弦,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教育为基础,制度为根本,监督为保障,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加大对重点岗位、要害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隐患及时处置,将各类风险苗头消除在初始状态。
注重预防,强化监督制约。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开展廉政教育,深入推进廉政防控。狠抓作风建设监督检查。着重查处有纪不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加大治庸问责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项目执行力建设。
作者:臧立新 责任编辑:柴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