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
新闻来源: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浏览次数:日期:2015-05-17
5月16日,中铁四局郑徐客专金水制梁场收到了《安徽工人日报》寄来的报纸,上面报道了该场场长查鹏荣获了“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郑(州)徐(州)客专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目前在建设计时速最快,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之一,是首次大规模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也是展示中国高铁国家战略整体实力的关键项目,也是承载“一带一路”的核心工程。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徐(州)客专金水制梁场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小金庄境内,负责我标管段郑汴特大桥478孔和代建段跨连霍高速公路特大桥175孔铁路箱梁(双线)共计653孔箱梁的预制任务。梁场计划每月生产箱梁50孔,设计存梁能力70孔,工程造价5亿元。梁场预制梁型多、任务重,为此,一公司安排年富力强、现场管理经验丰富的查鹏担任场长。
1987年就成为筑路人的查鹏曾参建济青高速公路和阜九铁路、合肥铁路枢纽北城制梁场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他屡屡勇挑大梁,从技术员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项目经理的岗位。
查鹏同志自2012年底担任该制梁场场长以来,始终以“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争当公司排头兵”为目标,“纳于言,敏于行”, 不断强化施工管理,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文明施工,带领梁场职工将“推演”搬到工地,使梁场施工井然有序,创下一公司建设双线箱梁制梁场最快时间记录。2013年,以91.6的高分一次性顺利通过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的审查认证;2014年中铁四局领导干部会的工作报告中,总经理王传霖、副总经理李学民高度赞扬该梁场的精细化管理典型经验。场长查鹏依靠精细化管理让该梁场在局内美名远扬。2014年度,完成产值3.66亿元,在全公司名列第一,荣获“安徽省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局“先进单位”、局“三工建设示范单位”、“局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局“青年文明号”、一公司“四好班子”、一公司“创佳绩、争效益、夺红旗”劳动竞赛第一名、一公司“党风建设示范点”,等称号。查鹏自身也荣获局劳动模范、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先进生产者、获“郑西客专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五一前夕,查鹏荣获“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并被光荣的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工地“推演”,让精细化管理显身手
“推演”主要是军队作战前的模拟演习。把“推演”搬到工地是梁场场长查鹏结合项目精细化管理要求琢磨出来的。
金水制梁场因为前期征地拆迁延误,导致迟迟不能建场,当了多年项目经理的查鹏知道时间不等人,拆迁完成之前,他先后组织了7次场建推演,对施工流程、人员分配以及机械设备物资供应、工期测算安排、水电保障、资金使用、安全隐患等12个方面进行确认。前期的推演让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到职工脑海当中,为制梁场快速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迅速完成梁场的场建工作,并于9月下旬就完成了首榀箱梁的预制施工任务,初战告捷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好评。随后,工作上追求完美的查鹏认真捋了捋制梁场从开工到竣工的每个细节后,认为推行精细化管理是项目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并把建制度作为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点。围绕着这一主线,查鹏脑海里冥思苦想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新点子,就是实行工地“推演”。在各项工作开展前,先把整个流程“彩排”一遍,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梁场各项规章制度。十余次的推演会召开后,共收集整理梁场干部、员工项目管理各类意见、建议94条,并提炼修改出台梁场轮岗制、劳务考评、零星用工、钢筋和油料材料控制、工序卡控等精细化管理18条“铁规”,将其汇编成册,使项目管理体系和制度日趋完善,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査鹏还把落实这些“铁规”作为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着力点,一日三查,上午到现场查找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下午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傍晚时分查看现场当天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采取周推进、月考评的方式对各部门和各作业队每项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考核兑现,对优秀的作业队和梁场“管理之星”给予重奖,并在劳动竞赛表彰会上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让他们既有“面子”又有“票子”,使得梁场形成了自觉执行各项制度的良好氛围。
通过践行精细化管理,梁场不仅提高了机械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模板闲置率,梁场的制梁工效也明显提高,由过去2天3片梁提升至1天2片梁。梁场精细化管理除以上之外,还在砼配比优化、零星用工控制、劳务管理、零星材料费用控制、公车使用与油耗控制、业务招待费控制、食堂伙食管理、办公费用控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金点子”活动,为梁场铸造精品
查鹏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施工经验,在梁场积极开展“金点子”活动,查鹏自己也被梁场称为“点子王”。他对梁场采用无塔供水替代传统水塔供水提出了自己的小改革方案,由自动供水控制系统实现即开即用、即关即停;拌和区设置蓄水池和三级沉淀池,洗石区设置多级沉淀和净化池,促使废水资源净化和再利用。在箱梁养护工作,根据郑州地区的气候特点,由洗车用的自动高压水枪触发灵感,在梁体养护提出了“喷淋养生”,采用高压水枪进行梁体养护工作,在提高功效的同时也大量地节约了养护水。每孔箱梁每天大约节约用水2.4T。对制梁台座采用钢立支撑上替代传统砼纵梁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减少固定埋入式砼施工;内模支架采用可移动钢组合支架,替代固定砼支墩;钢筋绑扎胎具采用可调组装式设计,替代传统死板焊接,针对不同梁型可调;模版采用通用组装式设计,合理利用既有梁场模版,减少模版的再投入……
为了能更好地集思广益发挥全员的智慧,提升梁场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员工个人能力,查鹏组织大家围绕精细化管理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活动,又在梁场组织开展了“梁场的QC活动”,共有12个QC成果进行了发表。采用环氧树脂胶粘贴石子的处理方法,解决了支座空腹声问题。支座的空腹出现频率从92.5%下降至7.50%,支座空腹声的解决,不仅提升了预制箱梁的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后期梁体修补费用,并得到了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及铁路质监总站的高度赞扬。此项QC成果还在中铁四局局QC成果发表会上获得最佳成果奖、最佳文档制作奖、最佳发表奖各1项,QC小组荣获局QC活动组织一等奖。
这些“金点子”为铸造精品箱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4年至2015年初,梁场在80多次铁路质检总站、郑州质检站以及局管控检查中,都赢得了满堂彩。
“三个五”、“六个零”措施,使施工安全有序可控
梁场大型机械设备较多,生产压力大,如何在紧张的施工中确保安全处于可控状态?查鹏又提出“三个五”、“六个零”措施,即严格落实每月“三个5”检查(每月5日组织临时用电及消防大检查、每月15日组织大型机械设备专项检查、每月25日进行全面安全质量大检查);坚持制度落实“零偏差”、技术管理“零失误”、施工作业“零违章”、设备状况“零缺陷”、施工现场“零隐患”、管理瑕疵“零容忍”的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铁路质检总站、业主、监理的多次检查中,均取得了较好的评价。2014年9月16日,俄罗斯高铁考察团一行20余人来到梁场实地观摩考察,11月16日,汉十客专公司参观团20余人对梁场规划建设、工艺创新、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对梁场的管理均交口称赞。
无私奉献,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其实,查鹏同志不仅仅是在金水梁场做出了成绩,一直以来,他对待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合肥枢纽铁路的北城梁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尽管历经11次跨越既有铁路和下穿高压线的高风险作业,但没有发生事故隐患,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1年7月底,中铁四局命令一公司选派一名责任心强、能打硬仗项目经理带1300人的队伍,3天内到达兰新铁路二线“打增援”。公司领导权衡再三,决定让查鹏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而查鹏正准备利用项目收尾期不太忙的时候复习功课,以参加当年的建造师考试,因为他在前一年考过了三门,只剩一门没过,这一年是势在必得。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却让他去遥远的艰苦的地方打增援,说实话,他心里开始还是犹豫的,但他深知这个任务的艰巨,上命不可违,大局为重,不能辜负领导对他的信任,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兰新的征程。
新疆百里风区的戈壁滩,长年大风不断,严重缺水,食物和水都要从200公里以外运来,许多人不适应,拉肚子、上吐下泻。查鹏也不例外,长期饮用硬水,气候极其干燥,再加上极度劳累,导致他不仅上吐下泻,还患了肾结石,满口牙齿也松动了,可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一边吃药一边指挥生产,每天只能喝一点粥维持,直到最终彻底病倒住院。他的这种精神激发了全体参战员工巨大的潜能,在他的带领下,一公司如期圆满完成了艰巨的增援任务。
2013初,刚从新疆回来,公司又安排他去郑徐高铁项目负责金水制梁场的工作。正当他全心投入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时,爱人因肿瘤住院手术,在手术的前一天他到了医院,手术7天后,他把爱人托付给刚从学校放假的女儿,自己又回到了施工现场。不是他不想尽为人夫的责任,只是项目上更需要他,当企业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他选择了企业的利益。2014年5月,他因脚部手术感染,不能行走,本应卧床休息的他,却仍然每天强忍着疼痛,拄着拐杖到工地巡视。在他看来,与梁场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相比,自己忍受点病痛不算什么。
廉洁奉公,努力做好表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查鹏时刻警示自己要做好表率, 在工作中他把反腐倡廉与项目发展相结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切实履行好公司赋予的神圣职责。他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严格遵守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上时刻与党的思想保持一致,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不断强化自身廉洁自律意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接收群众监督,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坚持维护职工权益,切实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生活方面,不搞特殊化,注意勤俭节约,不搞高消费娱乐活动,严控奢侈浪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必能换来成功的欢乐,精细化管理实施以来,梁场共节约效益700多万元。
作者:文丹丹 责任编辑:杜珑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