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29

2016-07

成长的力量

新闻来源:京沈三分部浏览次数:日期:2016-07-29

  回想起2个月前来到京沈三分部的心情和场景,不免有些激动,有些感慨,更有份喜悦,刚开始对施工现场一窍不通到施工技术管理,从翻看施工规范书籍到现在制定方案,从看图学习到制定QC课题,企业的人文关怀和分部精心策划的培养,让我在攻克施工技术难题时感觉到了成长的速度和力量。

  成长是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而对我们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成长的速度关系到企业对我们的期望,也是我们对企业的责任。刚来项目时,工程部长带着我到隧道掌子面、仰拱、二衬、矮边墙、土工布、防水板、水沟电缆槽等施工部位观察学习,随之又分别到桥梁、路基、附属等所有施工现场学习,过程中每到一个工序都详细讲解工序的技术管理、施工程序、控制措施,偶尔还问我一些理论知识和施工现场有无区别的话题,让我不断思考,不断摸索,细心观察,谨慎回答,害怕说错了让“老同志”笑话,就这样工连续一个星期部长都带着我到现场观察和讲解,回到项目部后,部长让我看图纸学规范,并让我编制附属施工的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还没弄清技术人员名字的我一头雾水,正在翻看图纸时,工程部同事过来说,部长就是你的师父啦,以后会和你签订“导师带徒”协议书,项目部对新来的大学生都会指定导师,“一对一”培训,帮助你们快速成长,听到这些话后我恍然大悟,因为每天到施工现场就是课堂,是在“传帮带”,让我熟悉现场,了解现场,每道工序的询问和讲解是帮助我尽快熟悉施工实际,也是培养的关键步骤,为此,在以后30天时间里,白天跟着师傅架仪器,算坐标,查看施工现场,晚上看图纸、学规范、分析施工重难点课题,很快从一名入门级学生转变到了标配型技术人员,同时也接到了师傅给我的第一个任务,让我独立完成隧道进口工程量计算、施工方案、现场问题跟踪记录与整改、测量协助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方案,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感觉到得心应手,在师傅的帮助下,编制的技术管理方案通过总工和技术人员的评审,得到一致的肯定和赞扬。

  项目对我们的“订单培养”和“一对一”培训,让我从实践中感觉到了成长的速度,也让我在隧道施工测量放线中以“零误差”得到了工程部长、技术主管和技术人员的一致肯定,同时肩负起隧道隧道光面爆破、初期支护、二衬、仰拱施工、防水施工等方面的技术协助管理工作。今年7月份公司组织16名大学生到京沈学习培训时,我以“老同志”资格与他们谈心沟通,给他们讲授技术理论知识,带领他们到现场讲解施工工序、工装、工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在现场与他们互动,得到了项目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吾生有崖,而知无崖。项目的培养计划是精心策划的,是务求实效实施的,是大胆放手历练的,更是不断创新提高的,我也在历练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目前我会全身心投入到“隧道通风优化QC”报告的编写,力争为项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也将会在学习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作者:韩新亮    责任编辑:唐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