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
新闻来源:郑徐一分部浏览次数:日期:2014-03-30
安全是生产的产物,是人、物、环境三者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不但不影响生产,更能为生产赢得时间,赢得主动,赢得效益,同时彰显企业人文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之,生产离不开安全,安全促进生产,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
安全是一种态度,作为一名安质人员,安全永远都应该放在首位,因为安全是确保各项生产顺利进行的法宝,是确保生产效益的前提,是建设和谐工地的保证。“安全第一”的理念应深植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更要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不能口头上强调,实践中忽视,应该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做到时刻安全第一、时刻考虑安全、时刻不忘安全。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有个著名的事故法则,也称之为1:29:300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这个法则告诉我们,重大事故发生前,不安全的因素和动作肯定会发生很多次,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重大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环境因素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其中大多数事故主要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要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铭记安全无小事的理念,紧绷安全弦,才能有效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首先,要整章建制保安全,安全不容忽视,安全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这要求我们要积极落实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安全体质建设,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做到制度的精细化、规范化,让安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不能让任何不安全行为凌驾于制度之上,让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制度是不可逾越的一条红线,用制度保障安全的顺利实施,消除一切人的不安全行为。其次,要实际行动做安全,从事安全工作快一年,我发现安全工作是一件极其繁琐枯燥的事,而且也让人反感,久而久之可能产生懈怠的心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自身的职责,自身所承载的使命,作为安质人员自身要具备很强的责任意识,要有自己的原则,才能真正以实际行动做好安全,不能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有丝毫懈怠。安全是一说谁都懂,可是做起来就犯糊涂,所以作为安质人员,必须加强现场巡查,真正深入到工地,做到勤走、勤看、勤查、勤学、勤思、勤问,及时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以实际行动做到安全,让安全处于可控状态。最后,要总结提高累经验,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注重总结安全经验,工地的危险源是有一定的相似性,都离不开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管理及环境因素,我们要善于积累经验,创新管理机制,抓住重点,对平时疏忽的地方要及时总结提高,同时对工地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总结,区别对待,寻求更好的方法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多学习借鉴优秀的安全管理经验,将其合理转化为适合我们的管理机制,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我们。
安全就是一种慢行病,我们不但要靠西药达到治标的作用,更要用中药慢慢调理,不可松懈,达到治本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安全放松警惕,一日不可懈怠,同时要具备“望、闻、问、切”的本领,锻炼一双发现隐患的火眼金睛,更重要的是对安全隐患做到不整改坚决不放过,坚守原则,履行职责,让安全与生产并行,让安全与效益同步,安全促进生产,让安全与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安全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形式,任何人都不能忽视,而要真正去抓,去落实,更要做出成效。
作者:叶超兵 责任编辑:倪明
上一条:《住在春天》 散文 倪明
下一条:《油菜花开》 诗歌 周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