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26

2014-04

《局报社学习感想》 散文 万雪霞

新闻来源:郑徐一分部浏览次数:日期:2014-04-26

在局报社学习的第二天,朱英莉老师问我:“小万,学习两天了,你认为新闻由头是什么?”我说:“是导语的事件部分。”朱老师眉头一皱,显然我的回答不正确。她语重心长地讲解了新闻由头的意思,还举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由头就相当于那个让你快乐、让你痛苦的导火索。”我醍醐灌顶,一下子清醒过来,感觉自己在写作的思路上像刷新了一样轻松。

多读“书”。周一,郑江平和尹传才老师给我三本书,我翻阅着其中一本关于新闻写作教材。但是我觉得看书太慢,还是写稿子请老师指导进步快些,于是就埋着头写起来,这样三天悄然过去了。老师们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但是他们没有说出来,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想让我自己明白读“书”的重要。我写了三篇稿子,分别发给他们。看着尹传才老师把总结和修饰词划掉后,我的一篇文章就没了内容。我嘎然明白什么是文章套话、内容空洞、没有项目特色做法的意义。尹老师说:“你这样写换个时间和项目名称,什么时候什么项目都能用,大家称 ‘万能文’,但不符合新闻稿件的写法要求。”我也领悟了孙丹丹老师说我写的文章像总结的意思,回过头来去看孙老师,她正微笑着看着我说:“明白就好,你好好看那几本书吧,我这有报纸,你看看上面的文章,懂得新闻、消息、记实、通讯等的格式,可以先‘巧模仿’。”已到周五,我不再带电脑,拿起《与通讯员朋友面对面》和各期报纸轮换着争分夺秒的看起来。尹老师说:“最后时刻,小万找到路子了,值得。”

逐字推敲,字字千金。“尹老师,这篇文章的导语不够简洁,再压缩7-8个字。”报社的审稿主编说。我顿时心里一惊,心里想“压缩7-8个字”?自己平时写一篇文章随意而成,写完检查一遍就发稿,哪里想到这给报社的老师造成了额外的工作量。李艳萍老师给我改一篇关于党工委的文章,我分写5段。她说:“你看,第一段里只有时间、人物、地点,你这 ‘为了……’的内容是目的,而第二段是事件,是由头,但必须压缩简洁。第三段和第四段合并,也要把总结和空话删去,最后一段空话删去。”看着她这样调整,一篇8百多字的文章,3百字没了,文章顿显主次分明、简洁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我看着文章的每一个字,对老师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老师们一周的教诲、指导和帮助给予我一份厚重的礼物,授“我”以渔;一周的迷茫、学习和顿悟给予自己一次丰厚的收获,“获”之以鱼。

作者:万雪霞    责任编辑: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