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
新闻来源:襄阳办事处浏览次数:日期:2014-06-06
端午是中国传统的民俗,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儿时听大人们讲古时有个叫屈原的人,因为国家灭亡后,忧国忧民的他跳江自杀了,百姓便以粽子祭奠他,以后便慢慢有了现在的端午节。每年的端午母亲都要泡很多糯米。从我学会包粽子起就成了包粽的主力军。工作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逢端午,在家忙忙碌碌包粽子的情景就会索绕在脑海,微风吹来,又仿佛能闻见淡淡的清清的粽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一句便让人百转千回。今年的端午可以在家过了,虽然超市里、大街小巷都有各色各样,口味不一的香粽,最让我着迷的还是自家包的香粽,亲自动手体验这一传统节日,这里掺着亲情乡情更重要的是一种民俗。一个个小小的香囊,点上一盏小荷灯,许一份心愿,圆一个梦想,让我们的亲情越拉越紧。
作者:周晶芳 责任编辑:柴林生
下一条:《工地粽叶香》 散文 王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