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
新闻来源:集通五分部浏览次数:日期:2014-11-05
时间如白驹过隙,屈指算来我入路已有18个春秋。遥念往昔与路结缘的我,在漂泊岁月中虽然内心充满了对亲人绵浓无尽的思念,但却在追逐筑路梦想的历程中励精图治发奋展作为。这样的日子过得充实快乐,真的是多彩青春不打烊!
我选择了筑路人生,跟父亲的循循善诱是密不可分的。父亲原是陕西省重点高中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在一次奔赴省城参加青运会途中,曾亲眼目睹一辆长途客车缓慢爬行于秦岭“S”型狭窄通道上。自此他内心里涌起了要投身修路的豪情壮志。父亲的意念很坚决一心想跻身于筑路行业。于是他辞掉了自己的正式工作,远赴青岛、襄阳、济南等地考察,最终将自己人事档案投递到了襄阳机筑处子弟学校。父亲的举动仿若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在亲友们惊异眼神中义无反顾的收拾了行囊。父亲在这所普通铁路兵子弟学校里默默的教书育人24年,自己也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
在父亲的思想熏陶下,儿童时期的我就对筑路人有种根深蒂固的崇敬;也对身边一群小伙伴们父母投身铁路建设,由祖父母抚养的“怪现状”有了很深的理解。父亲教书育人,对铁道兵的子弟们极尽呵护关爱。他常常对我说要跟小伙伴们友爱互助,因为他(她)们都是国家有功之臣的后辈。父亲对筑路人这种发自肺腑的深爱很自然的感染了我。这也促使我最终在初中毕业志愿书上直接选择了铁四局襄樊技校。
上班的第一年我参加了邵怀高速公路的建设。记得那时候家到工地需要辗转4次,中途搭乘火车再转乘客车。从小在繁华闹市里生活的我是第一次乘中巴车在盘旋迂回的羊肠窄道土路上行驶。客车从邵阳出发开往洞口县城,沿途在奇石险峰间不断看到装载机、压路机、水泥罐车在新建公路路面上来回繁忙穿梭情景。终于见到梦寐以求的施工工地,我内心里按捺不住的激动。来到项目部我被分配到了工经部门工作。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里胜任岗位,我给自己制定了详实的学习计划。每天除了做好复印、打字基础性工作外,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苦学苦钻新知识中去。一段时间下来我渐渐的熟识建筑和结构物、熟悉国家规范、资料整编规范、熟悉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流程等。正当我如饥似渴学习工经知识逐渐熟悉了内外业资料后,又接到入调实验室工作的通知。由于先前学习中对施工工艺流程有所了解、看得懂图纸,使得我在做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台账、压实度和检验批等相关工程资料时候有些得心应手。这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学以致用,融汇贯通的重要意义。
2007年我参加了铜汤高速公路的建设。项目工地与距离屯溪市二百多公路外的著名景点黄帝源毗邻。每天看着大批的游客欢天喜地的进入景点,还在我们修建的高速路边留影纪念。那份作为筑路工特有的豪情壮志常在心头涌动着。我那时候开始接触安质部的工作,也许是因为置身黄山自然美景激发了讴颂美好山河、歌颂劳动者开山劈石创建美好家园的创作热情。这段时期我一边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基础性知识;一边痴迷的投入了文学写作中,我想把对筑路人的爱都抒发出来。在安质部工作中我对工程安全质量重要性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更能够感知到来自社会各界、亲人、工友们对平安的迫切需求。我在安质部工作中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由我负责整理的内业资料在业主的每次评比中总是夺分点。而在对工地深入了解后,我创作的散文、工地简讯也开始有了内涵和深意。至此我也体会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筑路工人,需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技能。因为企业更需要全面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2008年开始我回到了母亲的故乡河南,投入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当看到曾经凋敝的农业大省繁忙热闹起来,在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上行车无阻时,那份对故乡的爱在心间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动力。我告诉父母,我回到了自己家园投身公路建设。那时已经患了老花眼的母亲亲自执笔给我写了一封励志信,信中尽是关爱和鼓励。在这里我发奋写作,笔耕不辍,最终在年底的评比中获得了公司宣传部、工会两个部门的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而我在亲人的激励中,兢兢业业、踏实苦干在2009年度项目部举办的“大干百天”劳动竞赛中获得了“十佳员工”荣誉称号。
2010年我参加了合肥枢纽工程建设,在此期间我专心的投入到了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中。我的个性比较内向,还非常喜欢静默独处,但是为了干好办公室工作。我走进工地深入工棚,我需要掌握好工友和农民工兄弟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真实生活诉求。这样不仅利于维稳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我写出深刻耐读、耳目一新的作品。我逐渐的意识到在公司转型发展上升时期,作为办公室主任已经不再拘泥与做好后勤工作、处理好文件这些简单的杂务了。我暗下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为“张口能说、提笔能写、有事能办”的优秀政工干部。
2012年我的孩子刚过完1周岁,我接到了公司调派我去内蒙古集通五分部当办公室主任的命令。军令如山可是面对年幼的孩子,我又一次陷入了两难抉择之境。父亲又一次找我彻夜深谈,让我打消思想顾忌。次日凌晨五点我整装行囊奔赴近3000公里外的偏远草原。工作中我给自己立下了规矩“办文办事零延误,处理问题零缺陷,热情服务零抱怨”。在艰苦卓绝的施工环境里,我用自己的笔作为利器,不断的创作出激人奋进的文学作品,展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2013年的年终评比中我荣获了局“三八红旗手”和公司“优秀办公室主任”荣誉称号。
在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上,我时常看出蒙族人民流露出对外面世界渴盼的眼神。他们见到筑路工人就会献出奶茶、奶酪和沙棘果来热情款待。在朴实的蒙民眼中,我们是带领他们走向祖国各地、迈向世界的筑路神。他们这份美好的信任和期待转化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不断的激励我们克服恶劣自然环境往前进。前几日我的表弟结婚的喜讯传来,我是唯一一个没能赶回家参加婚宴的亲人。表弟听说我远在内蒙草原,忍不住怜惜的劝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国家的筑路事业了,到如今还在流浪啊?”我听了表弟的话并不气馁,反倒自豪的告诉他说“筑路人生是我儿时就有的梦想,我圆了爸爸和自己两代人美丽梦想。如今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爸爸也在婚礼的现场,凑过来接了电话鼓励我说“逐梦人生最精彩。”如今我探亲回家,父亲总是要求我居家时间不过一周,他寄望我能够延续他投身筑路的青春梦想。
其实在我的内心里青春献路,有担当有作为,圆了自己的梦,确实很幸福!
作者:殷路新 责任编辑:柴林生
下一条:《办公室的那些事》 散文 张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