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14

2012-04

铁道建设报:挥洒汗水筑通途——一公司荣乌公路项目部施工纪实

新闻来源:铁道建设报浏览次数:日期:2012-04-14

这里放眼望去是高低纵横的丘陵沟壑、广袤无边的漫漫黄土;这里自然气候干旱少雨,是全国最为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生活条件异常艰苦;这里随处可见寂寥的村庄、贫瘠的土地,交通极为不便,这里就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2010年10月,一群英勇无畏的筑路人来到了这里,多少个白天,他们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多少个黑夜,他们不眠不休,挑灯夜战。靠着拼搏奉献、勇争一流的精神,一公司荣(城)乌(海市)公路项目部员工在这萧凉荒芜的山沟沟里架起了座座桥梁,倾心修筑地方脱贫致富的通途大道。

披荆斩棘跨难关

2010年9月,时任安新高速公路项目部副经理的邓二龙接到公司一纸调令,任命他为荣乌公路七标项目部经理。地处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荣乌公路项目部承担荣乌公路十七沟至大饭铺段公路工程第七合同段土建施工任务,合同造价2.23亿元,管段全长约7.9公里,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挖方209万方,填方79万方,5座大桥,15座涵洞。

此项工程能否优质高效地完成,关系到公司下一步能否继续在内蒙古市场站稳脚跟。重任在肩的邓二龙立即带着几名工程技术人员,星夜兼程赶到了项目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当他们还没有从雄浑壮阔的黄土高原带来的震撼中缓过神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就接踵而至。

清水河年降雨量只有410毫米,地下水资源也极度缺乏。项目部旁边的村庄每家每户蓄水池接到的雨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泉。而将陆续赶到项目部的几十号管理人员和几百名工人每天维持基本生活就需用水一吨多。找附近老百姓买水使用不现实,打井也解决不了当前的燃眉之急,当地井水经过检测又不能够直接饮用。邓二龙立即找老乡打听,组织人员到离项目部100多里地的黄河边考察,最终确定了一处价格适中、水量丰沛的取水点。可是每天项目部拉的水毕竟有限,每人每天定量用水。为此,项目部员工用水都精打细算,洗漱用水作为拖地、冲厕所用水,员工们20多天才洗一次澡,近乎严苛地节省着每一滴宝贵的水。可是他们缺水不缺精神,没有一名员工打退堂鼓,当“逃兵”。大家各司其职,用了近两个多月时间顺利完成了项目部的驻地建点及征地拆迁等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010年10月,项目部K48+960——K49+120管段响起了挖掘机的隆隆轰鸣声,标志着项目部施工大幕正式拉开。可是更大的困难又扑面而来:每天100吨的生产用水怎么解决?从黄河拉水成本太高,而且是杯水车薪。于是邓二龙邀请县里的水资源专家,经过反复勘测,找到几处可能出水的地点,连续换了2个地点,累计打了380米深井,清粼粼的水终于喷涌而出。钻孔桩施工有水了、混凝土浇注有水了……

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也给项目部来了个下马威。黄土高坡一刮大风,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办公室、宿舍到处是厚厚的一层沙土,员工们吃饭时嘴里都是咯吱直响。项目部离最近的县城开车也要走将近2小时的山路,冬季大雪一封山,就只有开着装载机才能去县城购买食品和施工物资。

条件越是艰苦,越要迎难而上。不管是暑热难耐的三伏天,还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员工们都坚守在沟壑纵横、风沙呼啸的施工现场,挥洒着辛勤的汗水。邓二龙以身作则,白天“泡”在工地,细心查看每道施工工序,晚上还要认真规划下步施工计划。项目党工委书记朱文海则根据项目实际组织开展了“区域我闪光、岗位我奉献”党建主题活动,每月评选创先争优积极分子,极大地促进了项目施工生产。项目部还获得业主颁发的“2011年党建活动优秀项目部”荣誉称号。

打开施工图纸,项目部管段淹没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中,有很多工点只有一条仅够二三个人并行的羊肠小道能够到达。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这群年轻的小伙子们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带着一瓶矿泉水一包方便面出发,翻山越岭,饥餐渴饮,硬是靠着一双双铁脚板踏遍了工地每个角落,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技术资料。

员工们辛苦的付出,确保项目部取得了在2011年9月提前30天完成5个涵洞、在2011年12月1日提前30天完成所有222根桩基等一系列佳绩。截至3月底,项目部累计完成土方251.66万方,占全部土方量的85.30%;制梁完成53片,完成建安产值1.2亿元,为荣乌公路全线之首,并先后获得业主奖励206万元。

安全质量放首位

本着“精益求精抓质量、一丝不苟抓安全”的原则,项目部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和作业队负责人为本部门、本作业队安全质量第一责任人,从主管领导到每个作业队的员工都签订了安全质量责任书,使得人人肩上有责任;项目部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安全质量例会,不定期召开安全质量分析会,确定当前的安全质量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安排布置近期工作;项目部还认真实行日常巡检、月底大检查、作业队互检制度,对关键项目、特殊工序进行施工全过程巡检,月底组织全管段拉网式大检查,作业队之间也互相为安全质量“挑刺”,确保安全质量控制没有死角,将安全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此外,开工以来,项目部还不断加大安全方面投入,先后在工地现场设置了安全质量横幅标语八十余条、安全警示牌等200余块,在项目内营造了“安全质量第一”的良好氛围。同时,项目部先后制定《安全质量管理办法》、《安全质量生产奖惩办法》、《安全质量应急处理实施预案》等制度办法11项,并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对重点控制工程由项目部精心编制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方案,做到所有交底资料实施过程中均实行项目部和作业队双重复核签字,使安全质量工作实施起来有据可查,有规可依。项目部还着力强化全员安全质量意识,定期开展机械作业、高空作业等专业安全防护知识学习,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首件产品质量认证制、全程旁站制度,将质量要求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使项目部的安全、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多次得到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评价。

细节“抠”出好效益

项目部建点之初,就明确了上至领导班子下至作业队长每个人在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责任田”。此外,针对每位员工的不同岗位,进行精细化管理分工,使得人人都有加强内部监督控制,认真落实项目各项管理制度的责任。

项目创效能否成功,物资、机械成本控制是关键。因此,项目部对物资管理十分严格,从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上千吨的钢材都做到采购时货比三家,保管时精心减少损耗,使用时按照设计用量严格出库,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进行重点控制。具体施工过程中按照不同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物资部长、技术人员、材料员核定、分配主要材料使用数量。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技术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分析材料消耗或超耗的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进行奖惩,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发生。每月还对材料消耗进行分析,找出节约的地方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步一步将材料成本压缩在科学合理的范围。此外,项目部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工程要求及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设备,租用合适的机械配合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租期的长短灵活,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效能。对需修理的设备经过机械鉴定,按修理计划维修,租入设备按单机进行核算。并根据管理办法建立相应成本台帐,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总结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以上措施,项目部成功“抠”出了大量的效益。

不惧风沙、不畏缺水,铁军战天斗地筑通途。如今,一条穿山越岭的通途大道已初显雏形,荣乌公路七标项目部的建设们却没有懈怠,仍然在工地上争分夺秒,攻坚克难,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荣乌公路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文良诚 何涛)

 

 

▲项目部梁场全貌

 

▲技术员不畏严寒在工地现场精心测量

作者:谢延庆    责任编辑: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