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
新闻来源: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浏览次数:日期:2013-03-20
春风浩荡,红色记忆,郑徐客运专线一分部自2012年12月26日进场以来,积极开展施工准备工作,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从项目部驻地建设,拌合站场地建设、征地拆迁、工地调查等方面对全线施工环境,施工难度进行了堪查和了解,面对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等困难,项目部召开党员会议,责任分工,充分发挥每位党员的作用,使得每位党员深知自已肩上的责任重大,深知自己是项目部的党员中的一员,是项目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也是团结和带领群众的骨干。在面对业主及局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施工任务时,项目部每位党员面临的形式和任务,仍不具严寒、不辞辛苦日夜奋战在一线,为郑徐一分部的开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更激励身边的每位职工竭尽全力地去克服困难,夺取胜利,为郑徐铁路建设献出自已的一分力量。
郑徐客运专线一分部在进场时,结合项目实际,项目部党工委开展“党徽”活动,给每位共产党员佩戴党徽。看着闪闪发光的党徽,有种强烈的力量,在每位共产党员心中荡起。小小的党徽表面上看是对共产党员行为举止的约束,实际上,则是把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言行置于每位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不仅使职工重新认识了身边的共产党员,同时也使共产党员增强了自律和自觉的监督意识,成为现实生活中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甄别标志。使普普通通的职工群众都能够切实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力量是一种无声有效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使每一个共产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规范个人的言行,在普通的职工群众中显出先进性来。从而起到实工的带头作用。
在郑徐一分部每位党员背后都有一抹亮丽的风景,项目进场以来项目经理李继良,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对施工工地进行堪查编制施工方案,并制定出防范措施,使施工安全生产趋于稳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经理,一直不忘胸前徽章的使命,坚持把每项工作做到:“精、细、严”。注重细节、节约成本、严把安全质量关,使工程每道工序安全可控,从每位职工、大小事物做起,把安全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中。还时常体贴关心每位职工,吃的好不好?睡的暖不暖?工作累不累?自己却不知疲惫的奔波在各项工作中,年过半百的他,却从来没说过苦和累过。在拌合站建设中,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姚尚国冒着大雪带领职工搞场建,为了全线第一钻的开挖,日夜同工程人员在工地守着,他们的言行,让我们这群年轻党员看在眼里,更是激励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2013年1月10日要在20多亩的地上建设混凝土拌合站,在人员、机械物质短缺、正值数九寒天,对于共产党员孟玉华来说并非简单之事,但他深深懂得胸前这枚党徽的份量。2013年1月18日项目拌合站开始建设,经过全体党员和职工们英勇拼搏,日夜奋战,在短短18天的时间里完成建设,并在2月5日全线唯一家通过拌合站验收工作。一个高标准、高质量、样板式的混凝土拌合站高高竖立的罐子出现在我们面前。党徽力量是无穷的,在欢呼之余,项目副经理孟玉华欣慰的笑了。成功背后总有辛酸的泪水,在拌合站建设的18天里,不分日夜,无论寒风刺骨,还是雨雪交加,在工地,总能看到他的背影。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出4小时,大眼睛的他,从认识到现在一直黑眼眶。记得一次听他说过,如果可以,睡三天三夜都不带醒的。每次见他时,总能听见他凶神恶煞指挥着现场的每一处施工进程,老远看到他时,总会有人说:“孟无敌来了”。熟不知孟经理是你一非常贴心的人,对待工作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他的身先士卒让职工从心里佩服,一分部职工也心甘情愿地凝聚在党工委地周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
党徽行动就是无声的激励,将在郑徐一分部继续延续,使胸前的党徽在职工的心中熠熠闪光。
作者:张丹 责任编辑:杜珑钦